張家港公司年度優秀員工事跡展之二——薛亞能
發布時間:2016/2/3 20:32:34 文章來源:本站 瀏覽次數:
2015年,是薛亞能同志進入張家港檢驗認證有限公司的第十個年頭,時間讓他對于檢驗鑒定行業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,也讓他通過單位的培訓、自身的學習以及領導和同事們的教育幫助,提升了業務技能,更加勝任目前從事的鑒定崗位工作。
2015年,薛亞能同志兢兢業業完成各類礦產品水尺鑒定240批次,浦項廢不銹鋼和高碳鉻鐵的第三方鑒定業務64批次,舞毒蛾檢測業務16批次,以及領導安排的其他一些工作。
除了兢兢業業工作,還有他十年磨一劍鑄就的專業,一絲不茍的工作態度和堅持不懈的敬業精神,這種工作經驗非常寶貴,值得我們大家去學習,下面和大家一起分享薛亞能同志的兩個經典案例。
案例之一:2015年9月3日下午,薛亞能同志去海螺水泥碼頭做一條“HONG LU”輪的后尺,它原計劃裝載10000噸的散裝水泥出口。當時,在去碼頭的路上,通過跟貨代聯系得知岸上過磅數為10050噸,而客戶的底線是不能少于10000噸。在他跟大副一起觀測水尺時發現,幾乎每個水尺刻度大副都要比他低看3至5公分,他只好據理力爭,將水尺刻度畫在草稿紙上,將港水波浪的高低起伏畫給大副看,跟大副講在這個位置時應該該讀多少刻度。通過計算,該批貨物重量為10058噸,而大副的計算結果卻不到10000噸,與他相差80噸左右(大副計算的水尺比他的平均小了3公分,而且計算時大副還進行了水尺修正,按規定吃水差在30公分之內可不必修正的)。薛亞能通過近2個小時的時間從水尺讀數開始到最后的計算,一環扣一環的做了仔細分析,并將兩者的差異告知大副,最終船方認可了他的說法,貨物重量定為了10058噸。這個結果報給客戶后,客戶非常滿意。
這個案例對于裝貨的船有一定的借鑒作用,因為我們的立場總是跟船方相對立的,那我們做船的時候,首先要據理力爭,要將主動權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中,其次要靈活運用多種計算手段,最大限度的將計算結果符合我們的利益需求,提升客戶的滿意度。
案例之二:2015年12月1日在張家港某碼頭,有一條“永星11”輪的煙煤船,當時的報檢數是21908噸。在初次登輪時,他要求大副出示裝貨港水尺報告和水路運單,大副遮遮掩掩,說裝港未作水尺、運單被碼頭取走,并且強烈建議他無需測量壓載水,采用船方的數據,他秉持所有數據來源于自己的原則,對壓載水一一測量,發現2P和4S兩個壓載底艙分別壓了200多噸水,一般來說重載的船舶壓載水基本都是排空的,有時為了調節船的平衡也只會壓一邊的水艙,不會在左右兩邊都壓相同量的水,他心理已經有底,船方可能想蒙混過關,最后經薛亞能估算,該批貨物噸位約為21490噸,相比報檢數少410噸左右。經過他一再索要運單無果的情況下,跟客戶的進行溝通,在客戶的施壓下,大副終于慢吞吞的出示運單,發現運單上的數字竟然有修改的痕跡,原來是21508噸,現在改成了21908噸,多了400噸,大副的解釋是裝港是填寫運單時數字搞錯了。如果當時沒有他的堅持原則沒有認真地去測量壓載水,船方的計謀就得逞了。
這個案例充分說明了檢驗鑒定工作不能有一絲的馬虎,一定要認認真真、嚴謹慎重,按照檢驗規范嚴格進行操作,讓船方的小動作無所遁形。
十年磨一劍 礪得梅花香,兩個案例充分展示了薛亞能同志豐富的工作經驗,新的一年里,薛亞能表示要繼續保持嚴謹、認真、一絲不茍的工作態度,以更加飽滿的精神狀態迎接新的挑戰,取長補短,向其他同事相互交流好的工作經驗,多了解一些新的業務知識,拓展自己的知識面,為公司的發展作出自己最大的貢獻。
發布:辦公室